长期饮用低矿物质水带来的风险,很多人却不知道
古老的中国,“药补不如食补,食补不如水补”的秘密就在善于养生者之间口耳相传。
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,“水篇”被列为全书之首,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人们水的医疗保健作用。

四五百年后,地球的另一端,美国著名医学博士F·巴特曼(盘尼西林的发现者、诺贝尔奖得主亚历山大·佛莱明的学生),在《水是最好的药》一书中告诉我们:“你没病,你只是渴了。”

水是生命的源泉,是人类赖以生存且无可替代的营养物质。
构成人类的主要元素中,水份占了人体70%,几乎身体的每一寸地方,每一个细胞都浸润在水温柔的拥抱中。
太多的生命现象、新陈代谢,倘徉在水中才得以顺利进行。
阳光、空气和水属于生命的三大必备要素,在现实生活中,人们几乎无法自由地选择阳光和空气,但是,人们完全有条件选择健康的、符合自身需要的饮用水。
人体内的水份
每18天全部更换一次
随着机体的新陈代谢,人的身体成分不断更新,对健康的人来说,占人体60%-70%的水每18天便更新一次。
一般而言,成年人每天需水量在2500毫升以上,对于一个70岁的人来说,一生需水量60多吨。
母亲怀孕时的第一次晨吐
就是人体生命最早的口渴信号
人处于不同生命阶段,体内的水调节机制有所不同。
第一阶段是胎儿在母亲子宫的阶段。细胞在子宫里发育时,母亲为胎儿细胞的生长提供必需的水。水的摄入和传输系统是由胎儿组织完成的,却会体现在母亲的身上——怀孕初期,当胎儿“口渴”时,母亲会有晨吐的感觉。
也就是说,当人体还是胎儿的时候,就已经开始发出口渴的信号。孕妇往往会比平常人饮用更多的水。
人体长期缺水
代谢就会紊乱还可能导致肥胖
在新陈代谢过程中,人体内物质交换和化学反应都是在水中进行的。如果人体长期缺水,代谢功能就会异常,代谢减缓,从而堆积过多的能量和脂肪,使人肥胖。

水中矿物质
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
现代科学研究发现,遗传基因DNA和水关系密切。
英国科学家汉密尔顿曾在20世纪70年代做过一项研究,测量人体血液中60多种化学元素含量与水中元素、地壳元素的分布,结果发现三者的含量曲线有着惊人的相似。
可见,水中矿物质营养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,甚至会影响遗传基因和寿命。
长期饮用低矿物质水
会带来以下风险
直接影响肠道粘膜、新陈代谢和矿物质动态平衡等人体机能;
影响钙和镁的摄入;影响其他必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;
增加饮食中摄入有毒金属元素的可能性。
WHO的《饮用水水质指南》中对饮用不含矿物质水的健康风险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阐述。
指南指出:包括纯水、蒸馏水、去离子水、脱盐水、反渗透水在内的、完全或几乎完全去除了矿物质的饮用水,有充分的研究证据表明它们在被再矿化前不适合作为人类饮用水。

关于饮用纯净水或低矿物质水的健康风险,世卫组织WHO《饮用水中的营养》的叙述:
低矿物质水可能的负面影响:
对肠黏膜、代谢及矿物质平衡或其他身体机能有直接影响。
几乎或无法从低矿物质水中吸收钙、镁。
仅能吸收少量其他重要物质和微量元素。
引起食物中钙、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损失。
可能摄入更多有毒重金属。
在生命长期进化过程中,人体形成了较为稳定的、整体上呈弱碱性的内环境;人体血液在健康状态下的PH值为7.35-7.45,呈弱碱性;
饮用PH值接近人体血液PH值的水,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人体平衡系统的负担。